特區政府正研究容許居內地港人境外投票,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在立法會指出,當局正考慮多方面因素,包括如何為境外投票制訂預先登記安排,如何安全運送選票箱,以及投票及點票安排,如何維持票站秩序等,又稱政府未有計劃更改選民登記資格。從曾國衞的講話中可知,政府目前研究的方案,主要是方便在內地的已登記選民投票,因而有關「種票」和導致選舉舞弊的指責並不成立,反對派反對這項建議,主要是怕輸。
根據立法會的一份研究報告,境外投票的安排,最早出現在英聯邦國家。早在1910年代,已有一些主要的英聯邦國家容許軍事和外交人員在海外投票。到了1970年代,先由一部分先進國家允許公民海外投票,繼而再擴展至其他發展中國家。
隨着經濟全球化的發展,越來越多人口遠離原居住地,到外地或外國發展,根據聯合國的數據,國際移民人口在2019年達到2.7億,佔全球人口的4%,全球共有150個國家和地區容許境外投票,佔全球司法管轄區約七成。
由此可見,境外投票的是民主化的表現,保障具有選舉權的公民的合法權益。香港是一個開放形的小型經濟體,基本法保障市民有移居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自由。內地改開開放之後,移居大灣區已經逐漸成為一種趨勢,據政府的統計,截止2019年,在廣東省居住的香港永久居民約有54萬人,其中成年人約有33萬人。約佔全港人口總數的7%,這部分人的投票權如何保障值得重視。
從曾國衞的講話中可知,政府並無意更改現時的選民登記資格,因而,允許在大灣區投票的選民,仍然會依照原有的法律規定,取得合法的選民登記資格後,才有可能取得投票權。反對派質疑大灣區投票,可能導致「公然種票」的說法,並不成立。而且,現有的制度中,已有防止種票的機制,從過往的歷次選舉中可見,涉及「種票」的個案極少,反而常見反對派濫用「種票」指控,阻止部分市民投票,而對選舉造成實質性的影響,令選舉出現不公平的情況。
這次反對派提出「公然種票」的指控,同樣缺乏事實根據,同樣是企圖用這一指控,達至阻止部分市民投票的目的。從反對派近期的公開言論中可以看出,他們將遷往大灣區的市民,都視為不支持他們的市民,因而極力阻止這部分市民投票,由此可見,反對派反對大灣區投票,主要是怕輸。
反對派反對大灣區投票另一項理由是擔心出現「選舉舞弊」的情況,以及一旦出現選舉舞弊如何跨境執法的問題。其實,這個問題也須搞清楚主次之分,保障數以十萬計在大灣區選民的投票權是主,如何防止選舉舞弊是次,絕不能因為可能出現選舉舞弊就否決投票權,如果這樣的話,即使在香港本地也有可能出現選舉舞弊,難道可以因此而廢除香港的選舉嗎?
保障了投票權之後,才討論如何管制「選舉舞弊」的問題,而事實上這只屬技術的問題,特區政府正就此進行研究,反對派如果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,其實也可以向特區政府提出。
由此也可以看出,反對派阻止大灣區投票,也不是出於擔心「選舉舞弊」,在香港的歷屆選舉中,涉嫌「選舉舞弊」的個案中,包括許多反對派政黨的個人,他們只不過是借此恫嚇市民,破壞選公平,說到底仍是怕輸。
文:文武
資深傳媒人,曾任企業傳訊高層及在多間報館擔任要職。
*作者文章觀點,不代表堅料網立場